第三章 前诗人羽爸
张羽的老爸老妈以前老吵架,这使张羽感到很痛苦,他常常把自己关在自已的小屋,心里难受得不知如何是好,眼里噙满泪珠。后来他知道了不少同学家里也是这样,加上老爸后来火气渐消,架吵得明显少了,他这才心里安慰了不少。他曾经异想天开地想,如果学校里开这样一门功课,老爸老妈吵架了孩子怎么办,那才好呢!
但老爸老妈的吵架并非全无一点益处,至少使张羽得知了老爸当年的历史,原来老爸当年并非等闲之辈,而是一个著名的校园诗人!张羽对此感到很自豪,虽然这是老妈嘲弄和攻击的把柄。
听老妈的意思她当年在大学校园也是校花级的人物,当时正因为受了“诗人”这个头衔的蛊惑,才下嫁给老爸。结婚后才知道这个头衔中看不中吃——现在看都不中看了!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怪只怪自己当时年幼无知,瞎了眼了,归根结底还是自己命苦!
但张羽却冲动而热烈地宣布说:
“哇!老爸你原来是个著名的校园诗人?难怪!老爸,我崇拜你!”
“你有病啊!你崇拜个诗人!”老妈不屑地说,“你去打听打听,现在说谁是什么诗人那就是骂谁!”
“诗人有什么不好?我就崇拜!老妈你不要太俗好不好?”
“我俗?你吃饭俗不俗?穿衣俗不俗?一天价交这个学费交那个学费俗不俗?你们都清高,好,请告诉我,清高能当饭吃,还是能当衣穿?还是能当学费交?”
羽爸只有苦笑的份儿。现在他遇见大学同学,他们还叫他诗人时他也只能这样苦笑。当年他在大学校园里那可真是风光无限,指点江山,激扬文学,粪土当年万户侯!但一毕业他就知道这个社会是怎么一回事了!一些学理工的同学对他说:
“老天还是公平的,你们诗人的在学校里好找对象,我们学理工的毕业后却好找工作!”
羽爸最后还是找上了工作,工作也不错,进了一家效益不错的大型国企,在党群工作部编一份内部报纸,给领导写点材料。但他还是被学理工的渐渐拉开了差距。他的诗人的狂狷已根深蒂固,怎么装也装不住。在企业学文的机会本来就少,再加上狂狷这一致命的毛病,他就只能沉沦了。在当今这个社会里,你不做官就什么也不是,什么也没有。
羽妈对此感受更强烈,眼看着许多以前远不如自己的人家升官的升官,发财的发财,自己日子过得越来越不如人,谁能受得了啊!她就一天价不由地指责羽爸没本事,怨叹自己命苦。
羽爸刚开始还跟她吵,后来他从电视征婚节目里看到那些美女们首先考虑的是经济条件,什么“宁可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还听到了这么一句话:“所谓成功的男人,就是赚的钱比老婆想花的还要多。而所谓成功的女士,就是嫁给了这样的男人。”羽爸这才明白这个世界已彻底变了,不能怪羽妈一人,以后他也不怎么吵了,他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儿子身上。
他发现张羽简直就是个奇迹,既不像自己,也不像他妈,他全无杂念,只有快乐——只要让他打羽毛球,他就成了纯粹的、纯洁的快乐的象征!这个象征用什么来表达呢?——他又犯了诗人的老毛病,洁白的羽毛球,可以,但不足以完全表达。对了,老爸心中涌出了这么一个奇特的念头,那就是古代道人练出的金丹,纯粹的纯洁的不可被沾污的金丹,它不是长生丹,而是快乐丹!它不是历经千辛万苦烧炼出来的,而是先天就是的!
这么说儿子真是个奇迹!小时候儿子喜欢吃糖果,那时他常常跑过来尝一口自己杯子的茶或咖啡,吐着舌头说:
“爸爸,你为什么喜欢吃这些苦的东西呀?”
对此羽爸心有感触,每个人小时候都喜欢甜美的糖果,但上了年龄却都喜欢苦涩的东西了。难道这是人生必然由甜美走向苦涩的象征吗?如果是这样,自己能不能阻止儿子从甜美走向苦涩呢?让儿子一直生活在甜美中难道不是自己的责任吗?为此羽爸写了一首诗,诗中最后说:
儿子呀,今后我主要的工作就是
改变你从糖果走向苦茶的步伐
我也知道,我会比那个夸父
还要累,还要傻
值得欣慰的是,儿子现在仍然喜欢吃糖果,仍然是一团纯粹的纯洁的快乐。但这个快乐能保持多久呢?老爸心中时时忧虑不安。现在学校里的功课太重了,孩子们的压力太大了,这个年龄的孩子应该过着快乐的生活,但功课、试题、卷子、考试、排名像一座座山压在孩子们身上,压弯了他们的腰,压光了他们的快乐。而这一切都是以为了孩子的成绩而进行的,成绩则意味着孩子的未来。
老爸对此本来就有不同的看法,考试成绩有多大的意义他本身就有切身的感受,有次公司同年聚饮,一位中层说的一番话更确定了他的想法。
他们同一年进公司的大学生们刚开始还常常聚一聚,后来就少多了,因为两极分化,混得好的人聚得更多,他们要互相照应,而差的人就不愿去了,连一官半职都没有的人还喝什么酒!大家说起来往往是这样:
“老张最近窝在家里忙活些什么?”
“还能忙什么?现在这个世道是女人跑出去划拳喝酒打麻将,男人呆在家里做饭洗碗嚼老婆舌头!”
这次聚饮这个中层酒喝多了,他是个分厂厂长,在这一批里属混得不错而且势头正好的,他对大家深有感触地说:
“你们最近看中央台的百家讲坛没有?那个谁讲一个人的成功跟他的成绩没多大关系,成绩好的以后往往一般,成绩不行的反而后来居上。这是因为成绩差的常常要求人,作业、考试要求这个求那个,这样将他的社会能力、人际关系锻炼出来了。”
羽爸和在座诸人频频点头,这个是他们有目共睹,切身体会过的!分厂厂长继续说:
“我们班的情况正好就是这个样子!学习前几名的现在都是工程师,在一线干活受苦,学习差的都成了分厂厂长,中层,主管!”
这件事加重了羽爸对张羽考试成绩的轻视。事实上这只是一件小事,对羽爸思想起决定作用还是七十二中那件悲惨的往事。
那年张羽还在上小学,羽爸走路路过七十二中时——他本来是有近路可走的,但他喜欢绕道看看七十二中,因为张羽以后要上这个中学,发现许多人围在学校内外,有人在哭闹。老爸急忙跑过去,原来这里发生了这么一件惨剧:
一个叫不必的初二学生,期中考试时作弊被发现,愤怒的监考老师大声恫吓他要将他所有的成绩都作废。绝望的不必爬上学校综合楼楼顶,徘徊良久,最后还是从八楼楼顶一跃而下……
听见这件事,羽爸的心抽搐而剧烈疼痛起来!啊,一个初二的孩子,从八楼上一跳而下,那是怎样的绝望,怎样的决绝!连大人从八楼上往下看一看都会感到恐惧,他能跳下来那是怎样的恐惧和绝望淹没了他!他还在楼顶徘徊良久,那时他受的又是怎样的折磨啊……想到这里,老爸的心抽得更紧,他不由得将这个不必与自己的儿子联系在一起,儿子将来就要在这里上学,可怜的孩子……这时人群骚动起来,有人说:“班主任来了!”只见一个泪流满面的年轻女孩走了过来,这时羽爸再也忍不住了,放声大哭起来!这是他的诗人本色,他那个哭啊,哭得惊天动地,哭得肝肠寸断,哭得悲痛欲绝!他只有这样大哭心里的疼痛才能缓解,否则他会心脏绞痛而死的!周围的人一点也不感到奇怪,都以为他是不必的父亲!他们都陪着他泪流不止……
直到现在羽爸一想起不必,眼睛就变得模糊。这件事使羽爸常常暗暗发誓,自己的责任就是保卫儿子的快乐,自己一定要保卫住儿子的快乐!儿子的快乐具体就是羽毛球,自己具体要做的就是保卫儿子的羽毛球,所以他才这样半路出家自学成才,成了张羽的教练兼陪练。
打上羽毛球后羽爸常常回忆道,自己并非跟羽毛球完全无缘,小时候自己就听过一首歌叫《洁白的羽毛寄深情》,那时学校演节目他们班还合唱过这首歌。这首歌是上世纪七十年代词作家凯传和作曲家施光南为北京举行的亚洲羽毛球锦标赛谱写的,由李谷一演唱。当时那个运动会在中国影响很大,这只歌也广为流传:
亚洲健儿聚北京
洁白的羽毛寄深情
莺歌啊燕舞迎宾客
老友新朋喜相逢
……
与羽毛球相关的回忆全在羽爸脑海里复活了,呀,原来自己曾经看过许多羽毛球比赛啊!自己看过韩健,看过杨阳,看过赵剑华,看过李玲蔚。现在则接着看林丹,看陶菲克,看李宗伟。
羽爸虽然不是专业出身,但他却有自己的特点——浓厚的诗人特点,使张羽感到很有意思。比如说他将诸多的羽毛球技法归纳成三招——“力劈华山”,“云横秦岭”,“海底捞月”。
力劈华山包括扣球、杀球、平抽球、过顶高远球;云横秦岭是搓球和消球;海底捞月则是勾球、吊球、挑高球。
“那劈吊属什么呀?”张羽曾问过。他很喜欢这个一技法,它将犀利与刁钻结合在一起,林丹的劈吊就打得出神入化。
“这个问题问得好,劈吊既可属力劈华山,又可属云横秦岭,就看你发力的那一瞬间的意念。正如前人所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老爸接着告诉张羽,这三招也是三个典故,对应三个人物。
“力劈华山自然是小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小沉香为了母亲,以一个小小的凡人之躯,反抗天庭和强大的二郎神,最后劈开了华山,救出了母亲。去年暑假咱们不是上过华山嘛,华山西峰不就有‘斧劈石’和‘开山斧’吗?”
张羽点点头。华山西峰顶上,有一块十余丈长的巨石齐茬茬被截成三截,巨石旁边插着一把七尺高三百多斤重的月牙铁斧,相传这就是当年沉香劈山救母的地方。巨石叫斧劈石,铁斧叫开山斧。
不仅如此,张羽还看过动画大片《宝莲灯》,那里面三首歌,即李玟、张信哲、刘欢分别唱的《想你的三百六十五天》、《爱就一个字》、《天地在我心中》流传很广,班上不少人都会唱。
“云横秦岭来自韩愈的一句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你应该知道,”
张羽点点头:“语文课上学过他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而且华山‘鲤鱼脊’下不就是‘韩愈投书处’吗?韩愈上山到了那儿,写下遗嘱投入深涧,但还是爬不上去,只好大哭而回了!哈哈,太好玩了!”
“不,你不能这样说韩愈。”老爸神情严肃地说,“韩愈可非同一般,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更是一个中国儒学史上中流砥柱式的人物。”
听见老爸这样说,张羽不由得肃然起来。
“韩愈继道统,著文章,文起八代之衰,道继天下之溺。以后你读书多了就会明白了。”
原来云横秦岭还有这么个来历!张羽以前以为它只是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一个招刀法。
“海底捞月应对李白。——本来它似乎是佛家的一个禅语,但我更愿意将它归之于李白。李白一生无比热爱大自然,他最喜欢的是月亮——他写过多少关于明月的诗句!以致中国老百姓将他的死亡也归于捞月而死——在长江采古矶捞月而死。”老爸说。
“但这个是海底捞月呀!”张羽疑问说。
“噢,对了,唐代凡水阔处都称为海。现在不是也将湖泊称为海子吗?”
原来是这样!原来自己练的这三招羽球技法还有这么大的背景,这么大的来历!从此张羽觉得打起球来就有意义了。
“这三招无论练好哪一招都能称雄天下,”老爸继续夸张地说,“我小时候看过韩健打球,他就只用海底捞月——专打防守,打不死,人称牛皮糖,世界冠军,独步一时。”
张羽对自己的羽毛球更有信心了!
羽爸对羽毛球就这样注入了浓厚的文人色彩。他和张羽这对羽毛球父子与别人很不一样,他们关注的常常是别人毫不在意的东西,比如说他会提问张羽说:
“请听题:羽毛球的羽毛从何而来?请回答!”
张羽就会侃侃而谈:
“高质量的羽毛球的羽毛必须采用优质鹅毛,即白鹅刀翎毛。鹅毛的强度和韧性都特别适合羽毛球的要求,但由于成本高且原料供应有限,所以一些厂家也用鸭毛生产较为低档的羽毛球。一只鹅左右翼平均约各20根羽毛,一只鸭左右翼平均约各16根羽毛。一个羽毛球需16根排列同等角度的羽毛才构成飞行良好的好球,外加羽毛外观洁白、滑顺,才能称得上是超级羽毛球……”
每次回答这个问题,张羽都会心生一种幻觉——自己变成了一只洁毛漂亮的羽毛球,在天空快乐的飞翔着!这只羽毛球不仅仅是羽毛球,它的十六根羽毛会活过来,有了生命。接着它又变成了一只鸭子,它可不是一般的鸭子,而是秀美矫健野鸭——鹜,一只展翅高飞的孤鹜!继而它又变成一只美丽高贵的天鹅即鸿鹄,飞向天际!张羽心中洋溢着无限的快乐……
这时老爸也就跟他玩起诗文接龙:
“落霞与孤鹜齐飞——”老爸说。
“秋水共长天一色!”张羽说。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老爸说。
“羽翮已就,横绝四海!”张羽接着说。他还要加上一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老爸和张羽都喜欢玩这个接龙,两人乐此不疲,玩得乐不可支。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现在是李白的海底捞月——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小时不识月——”
“呼做白玉盘!”
“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
“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
两人快说越快,步步紧逼,都笑得直喘气。
“现在该小沉香的力劈华山了!”张羽喘着气说。
“这个我投降!”老爸宣布说。
“这个我可以唱那三只歌——《想你的三百六十五天》、《爱就一个字》、《天地在我心中》!”
“好,这次算你赢!”
但羽妈对他们这把戏很反对,“你们又来这一套!以后给我少来!有时间做题去!弹琴去!”首先张羽跟着他老子一天尽背这些诗呀词呀的,语文成绩却不见提高!最重要的是她害怕张羽跟着他老子也变成一个诗人!那是最可怕的事!
这天晚上羽爸告诉张羽一个好消息:他托了关系,可以使张羽明天就能进校羽毛球队。
张羽愣住了,张着口说不出话来。
羽爸还以为张羽不情愿去呢,便解释说:
“进校队好处还是比较多的,首先你可以接受正规训练,别人给我讲了,打球还是不能像咱们这样自学成才。你们校队的漆教练水平很高的。其次进校队后你打球就变成正业了,变得理所当然,理直气壮,你老妈也不好说你了。最重要的是你进了校队,就可以直升七十二中高中,就冲着这一点,你老妈也会高兴的!”
老爸还有更深的打算,张羽进了校队好好打几年球,水平提高,以后就是考不上大学也不要紧,他可以职业打球,去球馆当陪练和教练,甚至自己开球馆!还有什么比心中的快乐更值得做的事呢?大学毕业找不上工作的多的是,最关键的是,一想起那个不必的遭遇,还有什么事想不开!
“真的?”张羽终于能发出声了。
“真的呀。我托的是大学同学,在教育局任要职,她说她给你们朱校长打声招呼,没问题的!”
张羽激动地跳了起来!自己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啊,自己的梦想难道真的就这么实现了,自已从此可以与江霁红打球了?而且是天天打?一直打下去?而不须过朱亚丹这一关了?
“这是真的吗?”张羽再次问道。
“是真的。我们这个同学虽然是个女的,但能量特别大,她说这是小事一桩,没一点问题!”
这里面还有点内幕无法对张羽讲,老爸那时是许多女生崇拜的对象,这位女生那时毫不起眼,老爸对她就基本上是视而不见。风水轮流转,现在她变成了同学们追捧的对象。老爸犹豫的好久,但最后为了张羽还是拉下脸求了她。
张羽高兴地不知如何是好,最后居然唱起了《洁白的羽毛寄深情》这只老歌,他潜意识里用这种方式向老爸表示感谢!
亚洲健儿聚北京
洁白的羽毛寄深情
莺歌啊燕舞迎宾客
老友新朋喜相逢
……
正当两人“啦啦啦啦啦啦啦”合唱着,老妈进来了。她本来脸色就不好看,看见父子两人手舞足蹈地唱歌,脸色顿时又蒙上一层严霜。
张羽吐了下舌头,跑进自己的小屋做作业去了。
羽爸叹口气,老婆今天去参加同学聚会,这是件高兴的事呀!
“你怎么啦?”羽爸问道。
羽妈问不吭声,她一直闷闷不乐,到最后终于自言自语似地说:
“看看别人过的什么日子,人家谁不是有房有车,好几套房,一家有两辆车!咱们过的是什么日子呀……”
羽爸又深深地叹了口气,这些话虽然已经听惯了,但还是觉得很伤自尊。
张羽跑出来了,今天他如此高兴,决定做做老妈的思想工作。
“老妈,你不要和别人比好不好?咱们虽然比上不足,但还是比下有余的!”
老妈终于爆发了:“我为什么不和别人比?你比谁有余?还有比咱们过得差劲的吗?父子两人一样的没志气,一样的没出息!……”
当羽妈质问羽爸“你还是不是个男人”时,羽爸再也忍无可忍,吵了起来。这种吵架谁也不是赢家,谁都受到伤害。老妈老爸的怒火发泄完,都感到疲惫和悲哀,尤其是看到张羽痛苦的样子,不禁感到深深的懊悔。老爸走到阳台上,点了一根烟,平息自己的心情。
他们住的这幢楼在小区的最前面,阳台外面是霓虹闪烁、车水马龙的大街。一家店铺的音响苍凉沙哑地唱着:
还记得许多年前的春天
那时的我还没剪去长发
没有信用卡没有她
没有24小时热水的家
可当初的我是那么快乐
虽然只有一把破木吉它
在街上在桥下在田野中
唱着那无人问津的歌谣
这歌声唱得羽爸的眼眶都潮湿了。他知道这只歌叫《春天里》,传遍了市廛红尘的大街小巷,是由一对农民工歌手唱的。羽爸曾经在报纸看到有人煞有介事地说什么“这只歌真实而坦率地反映了农民工令人震惊的现实生存状态”!羽爸不禁哑然失笑,当今这个世界蠢货怎么这么多,而且还占有着话语权。这只歌明明讲的是自已这类人呀!自已当年做校园诗人时就是这样的,那时自己留着长发,虽然贫穷不堪,却每天写诗,无比的快乐……
羽爸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他想起了那时一位成名诗人说:摇滚歌手崔健抢走了我的读者。而现在诗歌似乎已完全被通俗歌曲取代了,连自己的经历和心情也只能由这只流行歌曲来表达……
羽爸走进卧室,羽妈已睡着了。她蜷曲着身子,依然是一副啜泣的、楚楚可怜的样子。羽爸不禁想起了鲁迅的小说《奔月》,嫦娥因为忍受不了顿顿“乌鸦炸酱面”而弃后羿飞奔月亮,连后羿那样的射日英雄也无可奈何。但而今这个时代与小说中的完全相反,并不是山穷水尽,顿顿“乌鸦炸酱面”,而是物质极大丰富,平心而论,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崔健说,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大。其实大家都明白,当今这个世界的关键词是焦虑,人人都感到一种焦虑,由焦虑生发出许多本来毫无道理的痛苦、悲哀,等等。
羽爸又走进张羽的屋子。张羽也已熟睡。他脸上也还挂着伤心的泪珠,便随即他就咯咯地笑了起来,泪珠将笑容映衬得更加生动。他肯定是在做进校队的美梦。羽爸久久地凝视着儿子的面容。儿子又长大了,他心里感慨地想。其实他还真不愿意儿子长大,儿子小的的时候只要一见自己,总是张着双臂跌跌撞撞扑过来要自己抱,要自己亲,两人总是互相亲个不够。现在再也没有这种快乐了。虽然自己与儿子属最没隔阂的父子,但毕意儿子大了。羽爸不由得又想了小说《红旗谱》中的一个细节:娘望着熟睡的儿子,真想亲一口。但又顾忌儿子长大了,小时候儿子愿意让娘亲,现在大了还让吗?
张羽又咯地笑了一声,接着又咯咯咯地笑成了一串。啊,儿子真是快乐的化身啊,纯粹的纯洁的透明的快乐的金丹!自已一定要保卫这种快乐,今晚的吵架使羽爸更坚定了这个信念,他要在这个充满焦虑和痛苦的世界里,一定要守住儿子的快乐!